生搬硬套的含义与成语接龙

生搬硬套的含义及由来

含义

"生搬硬套"是一个汉语成语,比喻不顾实际情况,机械地、强行地把一种方法或做法套用在另一种不同的情况上。

由来

"生搬硬套"一词最早出自宋代苏轼的《论吏事札子》:"今之治财吏皆生搬硬套,作吏者各自傅会,老吏教新吏,遂成固习。"

生搬硬套的含义与成语接龙

相传,北宋时,有一个官员名为周允中,为人耿直,做事认真。有一次,他奉命前往外地赈灾。当时,当地百姓贫困潦倒,急需粮食救济。周允中了解到,当地有一种名为"大麦饭"的食物,既营养又容易制作。于是,他便将"大麦饭"作为赈灾食物发放给灾民。

然而,不知为何,当地百姓却不吃"大麦饭"。周允中十分疑惑,便派人去了解原因。原来,当地百姓习惯于食用白米饭,认为"大麦饭"粗糙难吃。周允中得知后,坚持让百姓食用"大麦饭",并表示这是朝廷发放的救灾食物。百姓迫于无奈,只好硬着头皮吃下"大麦饭"。

后来,人们便用"生搬硬套"一词来形容周允中不顾当地实际情况,机械地将"大麦饭"赈灾的方法套用在了灾民身上。

对应的成语接龙

  1. 生搬硬套 -> 套话连篇 -> 篇幅冗长 -> 长篇大论 -> 论述不精 -> 精益求精
  2. 生搬硬套 -> 套中套 -> 套里套 -> 套话连篇 -> 篇幅冗长 -> 长篇大论
  3. 生搬硬套 -> 套中套 -> 套话连篇 -> 篇幅冗长 -> 长篇大论 -> 论据不足
  4. 生搬硬套 -> 套中套 -> 套话连篇 -> 篇幅冗长 -> 长篇大论 -> 论证不严
  5. 生搬硬套 -> 套中套 -> 套话连篇 -> 篇幅冗长 -> 长篇大论 -> 论理不清

例句

  1. 这种理论生搬硬套到实际工作中,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  2. 领导讲话时经常生搬硬套一些成语,听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  3. 这篇文章内容生搬硬套,拼凑痕迹明显,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。
  4. 你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,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计划。
  5. 这种方法生搬硬套到其他领域,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,一定要慎重考虑。
THE END